土地市场是楼市的风向标。土地市场半年度“成绩单”出炉,从中也可以窥见苏州市场在平稳趋势中的部分亮点。2023上半年,苏州市区共宗出让32宗涉宅用地,包括工业园区8宗、相城区7宗、姑苏区5宗、高新区4宗、吴江区4宗,总计成交面积约1634亩,建筑面积约184.7万平方米。
“涛声依旧”——
【资料图】
热点板块始终备受青睐
在上半年成交的32宗地块中,共有8宗地块“触顶”摇号,8宗地块溢价成交,其余16宗地块均底价成交。从整体竞拍热度来看,城市热点板块的优质地块始终具有较高的市场关注度。
与往年相比,今年上半年一大亮点便是姑苏区共拿出了多达5宗涉宅用地,是其近年来挂牌数量之最。且姑苏区出让的地块不乏已经断供多年的地段,如沧浪新城、南门等。最终沧浪新城与胥江板块的两宗宅地均进入现场摇号,平江新城两宗地块也实现溢价成交。
不少关注土地市场的人都记得,园区独墅湖板块的月亮湾地块成交楼面价36800元/平方米,成为今年上半年最高成交楼面价。其实,园区出让的8宗宅地中有4宗都“触顶”进入了摇号环节,另有3宗产生溢价。据相关从业人员透露,其中湖西板块原三星地块与独墅湖月亮湾地块都吸引了超过30家房企参拍,当中不乏部分财务稳健的民企。
相较于园区今年的大幅供应,高新区今年仅在第一批次土拍中出让了4宗宅地,其中位于狮山板块的两宗地块均触顶摇号。
群“星”接力——
地块热度呈现传导效应
不少业内人士有这样的观点,整体而言,苏州土地市场市场热度走高,区域热度分化依旧,整体呈现从点状回暖到片状回暖的趋势,核心区域热度也在向次核心区域传导。
以园区为例,由于园区核心板块“余粮”越来越少,斜塘、青剑湖等次核心板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斜塘两宗地块连续触顶摇号就超出了市场预期,两宗地块仅一路之隔,成交楼面价均为28175元/平方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土地市场的热度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整体市场信心,同时加快了投资-销售的传导效应,预计接下来热门区域核心地块热度仍会惯性延续,优质地块依旧是各大房企拿地的竞争点。
“稳”字继续——
合作开发模式或成主流
苏州上半年土拍的另一个特征为央企或民企与地方国企联合拿地频率大幅增加。尤其是在第三批次土拍中,共有12宗出让地块,地方国企参与拿地的地块达到8宗,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地块后期预计将引入品牌房企代建或操盘,这样的模式或将成为主流。
在优质地块加持下。民企投资意愿也有一定复苏,碧桂园、路劲、龙湖等深耕苏州的民企都重点聚焦热门地块,其中路劲成功通过现场摇号竞得了独墅湖月亮湾地块。此外,上海亨通、常州嘉宏、山西万信等外地城市的民企也积极参与到了苏州上半年土拍中。
业内人士认为,总体上,2023年上半年苏州土地市场的供求双方均展现出了较为明确的积极性,相关政策持续放宽,“双集中”供地变为“拟供应清单”模式,民企参与拿地比例也有所增加。下半年,央企国企在苏州土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改变,仍会继续担任“主角”,民企在土地市场拿地信心与资金实力的恢复依然需要时间,预计房企短期内的拿地策略依旧会以稳为主。下半年土地市场会有怎样的表现,值得期待。
(苏报融媒记者 王安琪)
关键词: